头条热榜1快递盒外包装,确实可能沾染上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飞沫、痰液、粪便、尿液等,外包装变得像被污染的电梯按钮、门把手一样2如果快递始发地有疫情,从业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就高,包装表面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随之就高。比如工人感染病毒后还继续上班,口罩手套佩戴、更换不规范,接触过产品和包装,残留污染就在所难免3冷冻食品病毒污染问题一次又一次漂洋过海被捉住,原因在于低温给病毒提供更长的存活时间。

4目前发现的都是食品产业链从业者被感染,比如搬运装卸工人,但还没发现吃出来或用出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说明只要充分煮熟了,吃是不会感染病毒的,也提示从事运输、交易、宰杀、剖洗、烹饪的食品产业工人才是高风险,负责吃的、负责用的消费者不必过度焦虑。5快递外包装消毒应该常态化,尤其对冷链运输消毒应该成为常规操作,紫外消毒可以成为冷链物流的标配。

需要运输标本时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a类或b类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核酸标本三层包装的标准: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贴好条码信息或注明标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再用75%乙醇喷洒密封袋外部,然后放入标本转运容器,并对转运容器进行外部消毒。

采样人员穿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手套(必要时双层)、护目镜或面屏、防护服,必要时穿鞋套;引导、登记和日常督导人员应穿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需要按照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首先是进行消毒,戴上双层手套,穿上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佩戴好N95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鞋套,然后拉上防护服的拉链,检查防护服是否穿好。

不可以。根据查询中国邮政公司官网得知,在中国邮政邮寄货物规定中,其中一条为:托运人不得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夹带感染性物质,不得将感染性物质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货物托运,感染性物质为国家明令禁止的物品禁止办理托运业务。感染性物质,是指含有已知或有理由认为会使动物或人生病甚至死亡的活性微生物的物质。
3、感染性物质详细资料大全感染性物质,是指含有已知或有理由认为会使动物或人生病甚至死亡的活性微生物的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重组体、交杂体、突变体,但不包括以基因改变的微生物和生物体(“国际危规”将其归为第9类),《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第6.2类危险货物。感染性物质是指已知或一般有理由相信含有病原体的物质。